經過近兩個月的全力奮戰,南通港小廟洪上延航道工程(一階段)于7月31日完成航道基建疏浚,經水下地形測量航道水深已達設計通航條件要求。南通港小廟洪上延航道工程建設標準為滿足5萬噸級散貨船乘潮單向通航和2萬噸級散貨船、雜貨船全潮雙向通航要求。航道全長約25.5km,寬度246~263m,航道設計底高程為-11.7m。其中南通港小廟洪上延航道工程(一階段)為航道口門外側段,長度約19.5km。
在省交通運輸廳、南通海事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地方港口建設主管部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,南通港集團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施工單位中交上海航道局、監理單位東華監理公司,咬緊“七月底達通航條件”的目標,爭分奪秒搶進度。工程建設手續辦理、外部事項協調、航道疏浚作業均創同類項目最快速度。
小廟洪上延航道工程(一階段)采用絞吸船+接力泵船(站)進行疏浚作業,吹填管線排距超過27km,為目前國內疏浚工程中最長排距工程。為解決超長排距施工、工期短等施工難點,各參建單位克難奮進,發揚狼性精神,積極搶拼,成立專家組實地考察,精心編制實施方案,克服臺風等惡劣天氣影響。同時,加強安全監管全面提升工程質量,每周不定期檢查,全覆蓋、無死角式監管,保障工程質量達標。項目采取新工藝,使用新設備,利用可視化視頻監控系統以及無人機巡查管線,提高管線通暢率,提高船舶施工時間利用率,確保了項目工期。
南通港小廟洪上延航道工程(一階段)的順利完工標志著通州灣主港區提升到5萬噸級時代。通航等級的提升,對建設后期航道工程,統籌優化大通州灣主港區生產力布局,推進智慧化、現代化港口建設,完善集疏運體系,更好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,推動江蘇沿海開發具有重要意義。